咨询热线:
010-67289999
心脑血管对于人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一旦其发生问题会使机体的运行出现困难,从而导致人的健康受到威胁。
对此,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防范这类疾病的重要性。也有很多人都在咨询医生如何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这类疾病的发生。对于这样的问题,医生给出了以下建议。
1、饮食很重要
饮食当然很重要,最新的研究发现中,在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全因死亡中,饮食不健康占到36.9%,也就是说饮食不健康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到所有因素的36.9%。但饮食并不是简单的不吃点什么或吃点什么。
健康饮食是指:低盐、减少精细粮、低油、低糖,增加粗粮、增加蔬菜水果、补充适当的鱼肉、奶制品、坚果等等,多样化的全面的科普的饮食,才是健康饮食。
所以,饮食健康,要在低盐低油低糖的基础上,减少精细粮,限制加工肉,控制肥肉、内脏,适当减少红肉,继续增加蔬菜水果等食材。食物一定要多样化,每天尽可能吃到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吃到25种以上的食物。
2、运动少不了
运动不但能预防三高,锻炼心肺功能,锻炼骨骼肌肉;运动能提高免疫力;运动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大家尽可能坚持运动,每周5次左右,每次不少于30分钟。运动强度以中等强度为主,比如可以打球、跑步、骑车、游泳、跳绳、跳操、快走等等。坚持运动,对于降低血压、血糖、血脂、体重都有一定的好处。
3、不能太胖了
体重超标,尤其是肥胖是三高和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得越来越多,和我们越来越多的人肥胖有关系。据统计,我们成人接近20%都是肥胖。
所以要称称体重,计算一下BMI(身体质量指数),量量腰围,看看有没有大肚腩。
4、远离烟酒
抽烟不但损伤肺部,会增加肺病风险,增加肿瘤风险。也会加重动脉粥样风险,也就是加重血管斑块的风险。
血管斑块风险越严重,那么就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斑块破裂,就是心肌梗死或脑梗死。所以不要抽烟,要戒烟,更要远离二手烟。
很多人喝酒一直强调喝酒降血压,活血化瘀,软化血管。现在看来都是谣言,喝酒不但不会降血压,还会升高血压,升高血脂,加重动脉硬化。也就是说喝酒会让血管变硬,而不是变软。所以要少喝酒,或不喝酒。才能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5、不要熬夜
熬夜不但会出现黑眼圈,皮肤松弛,皱纹增多,免疫力下降,亚健康状态。也会导致交感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脂血糖升高的风险增加。也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甚至长期熬夜,会诱发斑块破裂,直接形成血栓,导致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所以我们听到的中年人猝死,大部分和熬夜有关系。这就是熬夜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所以不要熬夜这一点也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6、良好的心态
人体健康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生理的,也就是我们说的各个指标,比如血压、血糖、血脂、抽血、肝肾功能等等。另一个是心理的,也就是我们心里想的是啥,心理健康不健康。
比如长期压抑、郁闷、沮丧、悲观、嫉妒、害人之心、暴躁、暴怒等等都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种长期的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久而久之,就会从量变到质变,变成生理性疾病。
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请做个乐观、积极、阳光、感恩、乐于助人的人。这样的正能量心态会利于身体健康,利于心血管健康。
医院电话:010-6728 9999
预约成功后,请耐心等待挂号中心电话,确认预约详情。